第44章 炖肘子
“馋汉子!肘子没有,只有鸡爪子!”孙海没好气的说。 说实话,鸡爪子都不舍的让他吃。 还吃肘子,就是江若把他给惯的! “可是我想吃。”赵尧可怜巴巴的说。 “家里没猪肉。”孙海搪塞他。 这天色了,也赶不上去镇上买。 赵尧想起来什么,来了精神,兴奋的说,“马大婶家今天杀猪了,她家一定有!” 说着,他跑到东边的厅屋,站在江若的屋外,往里面探了探头,小声喊了一声。 “哥夫,你醒了没?” “醒了,进来吧。”江若在屋里温和的应道。 他从床上下来,走到桌旁,稳稳的坐到板凳上。 赵尧一听,立马推开门走进去,凑到江若跟前,跟他说,“哥夫,我想吃肘子。” 江若看着赵尧那馋猫样,忍不住笑了笑。 刚才赵尧和孙海在灶屋的对话,江若在屋里听的一清二楚。 厅屋门没关,声音也传的老远。 他起身走到柜子前,打开柜门,取出五十文,给赵尧,“你去马婶子家问问,有了买两个肘子,记住,是两个。” 既然买了,一家人都要尝尝。 “好。”赵尧接过钱,一阵风似的欢快的跑了出去。 他一跑出去,孙海就拎着锅铲进来,指着他,“看看你,把小汉子惯的!早晚赵尧会被你惯坏的!” “我是惯着他吗?我是自己也想吃。”江若心安理得的说。 孙海听这话,瞪了瞪他,“怎么不馋死你?” “肘子香着呢,馋不死我,只会馋死饿鬼!” “你……!”孙海被气的说不出来话,脸涨得通红。 江若看着孙海生气的样子,无奈的说,“我的弟夫啊,你歇着吧,我肚子里面可揣着呢。气着我了,赵岐就该收拾你了!” 孙海看着他,气的胸脯一鼓一鼓的。 他心想,这人凭什么得意? 抱个崽子就了不得了? 他早晚也会抱崽子! 等他抱了崽子,他一定要他好看! 孙海又鼓蔫蔫的回了灶屋。 没一会儿,赵尧就回来了。 还真让他买回来两个肘子。 孙海不情不愿的把肘子给炖了。 他把饭烧好。 赵砚两兄弟也背着锄头回来了。 江若听到动静,从屋里面出来。 赵尧老早就等不及了,想吃肘子。 “怎么出来了?快回屋歇着。”赵砚怜惜的跟江若说。 “歇了一下午了,再躺都该腰疼了。”江若笑着回答。 汉子们走到水盆前弯下腰洗手。 江若则去灶屋,帮忙把饭菜摆到桌上。 孙海坐在灶前的小木凳上,郁郁的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。 心里面嘀咕。 就会在汉子面前装贤! 装相! 赵砚他们洗过手后,走到饭桌前坐下。 他目光扫了一眼饭桌,看到桌上摆着的两盘炖肘子,有些意外,“噫,肘子啊。” “我去马婶子家买的!”赵尧倨傲的说。 “那你可真厉害!”赵砚笑了笑。 赵尧想起来,掏了掏兜,把买肘子剩下的钱给江若,“哥夫,还有二十五文。” “你留着花吧,货郎来了,买两串糖葫芦,给哥夫们也买一串儿吃。” 赵尧一听还能吃糖葫芦,更高兴了,“好!” “看把你美的,快吃饭!”赵砚说。 他说完,赵尧就用筷子夹了一大块儿肘子肉,塞进嘴里,嘴巴鼓囊囊的。 孙海烧饭烧的好。 肘子炖的色香味儿俱全。 一家子都吃的满意。 就是孙海没往肘子上动过筷子。 赵岐给他夹了一大块,孙海给扒拉到了碗边儿。 他还没消下去火。 赵岐皱了皱眉,看向他,“欠收拾?” 孙海听后,身子一抖,把肘子肉扒拉到自己嘴里。 吃的尤其不是滋味儿。 可肘子肉又实在是太香。 他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。 却不好意思伸筷子去夹。 从肘子端上桌,他就没夹过,这个时候夹了不是让人笑吗? 那个江若,等着看他笑话呢! 然而。 一家子人除了赵岐时刻关注他外,其他人都没怎么注意他。 赵砚的心思都在自己夫郎身上。 赵尧的眼睛直盯着肉。 赵岐伸出筷子又给他夹了一块。 孙海扭头看了看挨着自己坐着的汉子,心中一涩。 这个汉子,虽然话有些少,心却是个热的。 想着,孙海伸出筷子往赵岐碗里夹了一筷子干炒的菌子。 炒菌子时,他油放的足,吃着也跟肉似的,香! 赵岐盯着自己碗里面的菌子,表情一愣。 他看了看孙海,也没说什么,用筷子把菌子扒进嘴里。 吃过晚饭后,孙海起来收拾碗筷。 江若已经起来了,快他一步把碗筷收拾了,“我来。” 躺在床上一天了,什么都不干,他也不好意思。 孙海一听,也不惯着他,转身就离开灶屋了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他去院子里面打了一桶水,拎进灶屋。 “要烧水?”赵岐问他。 孙海点了点头,“嗯。” 赵岐把水桶接过来,跟他说,“水我来烧。” 赵砚也夺过江若手中的碗,“你也不能多操劳,赶紧回屋吧,碗筷我来收拾。” 他大概知道晚上是弟夫做的饭,自己夫郎心里面觉得不好意思,想多干些活。 “洗个碗而已。”江若低声说。 “洗个碗也要弯腰的,好夫郎,你歇好了,我才能好。” 江若听他这样说,犹豫犹豫便回屋了。 孙海也回了屋。 赵岐一身的力气,他不跟他比着干活。 而且,他白天多干点活,晚上还能闹的少一些。 孙海回到自己的屋子后,屋内光线昏暗,他抬手点亮烛火。 暖黄的光晕弥漫开来后,将屋子照得亮堂堂的。 他把从镇上买回来的布摊放在桌上。 两匹布质地柔软,颜色素雅,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。 孙海轻轻抚摸着布料,心中盘算着,夏天的衣服款式简单,好做,又省布料。 这两匹布足够给全家每个人都做上一身新衣裳了。 过不了多久又要开始收稻谷,到时候家里家外都得忙上好一阵儿,根本腾不出空来做这些细活。 也就这几天还算清闲,他必须赶着时间,把这些衣服都做出来。 可是,等他撸了袖子,准备大干。 他在屋内翻箱倒柜半天,也没寻见针线。